穿越七零,随军养娃当惬意咸鱼 第240节

作品:《穿越七零,随军养娃当惬意咸鱼

    唐芷他们没等多久,就看到一群人,远远的朝这边走来,在中间被大家包围着的,就是李大夫了。

    言言也看到他们,高兴的跑过去,还记得这是医院,没有大声喧哗。

    跑到他们面前了,大家以为谁家的孩子调皮,跑这来,挡着大家的路了。

    正要呵斥他走开,就见他跑到李大夫面前,笑容乖巧的喊李奶奶。

    李大夫看着他,终究是舍不得对他说重话,摸摸他的头发,慈爱的笑着:“不是说不用来的吗?我忙完了就去看你。”

    言言才不相信她呢:“李奶奶,我不打扰您,我就在外面,等您忙完,我们中午一起吃饭。”

    言言看着李奶奶脸上的皱纹更多了,他眨眨眼睛,不敢再细看。

    怕在李奶奶面前哭,李奶奶不喜欢。

    周围的医生都很惊讶,在想这是谁家的孩子,和李大夫这么熟。

    只有祁安一脸了然,言言学习中医,以前又是和李大夫在同一个军区。

    他们熟很正常,说不定,李大夫还是言言的中医启蒙老师呢。

    李大夫也没有让言言在外面等,直接带他进病房了。

    唐芷远远的跟进去,没有打扰他们,又确保能看到言言。

    李大夫身边的医生,都不敢提出异议,虽然觉得带着孩子进去不靠谱,怕冲撞了里面的大人物。

    但李大夫好不容易过来帮忙,他们又怕得罪李大夫。

    正两难之间,大家进去病房,就看到这大人物和这小孩也很熟啊,难道这孩子也是大有来头?

    “温奶奶,这是我李奶奶,也是我师傅,今天她来给叔叔看病的,我师傅很厉害的。”

    温月皎没想到,言言也是学医的,这么小,想来也是刚刚启蒙吧。

    她不认识李大夫,以为言言是好心,请他师傅来看看,她也没抱多大希望,只想赶紧打发了他们,让医院请的专家给她儿子看看。

    今天一早,儿子的主治医生就来通知,那什么郭老先生的师妹过来给周奇诊治,也是中医大夫,和郭老先生比,也不差什么的,都是中医的传奇人物。

    她正等得着急呢,但言言这孩子,也是好心,请他师傅过来,她也不能落人面子。

    温月皎看了周重山一眼,想让他说句话。

    周重山安抚的拍拍她的手,让她稍安勿躁。

    走上前来,恭敬的打招呼:“李大夫,又见面了。多谢您跑这一趟,犬子就麻烦您了。”

    温月皎惊讶,她的丈夫,何时对一个陌生人如此热情过。

    难道以前是认识的?

    但她也知道此时不是说话的好时候,只能站在一边,静观其变。

    她儿子现在这样,多一个人帮忙看病,也是多一份希望。

    李大夫微微点头,上前去给周奇检查,心里有个数了,就想考考言言。

    “言言,你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言言应了一声,上前按老师的检查步骤,重新检查一遍,把脉,听声,查看眼球,舌头,观看病人的面色,唇色。

    把自己的检查结果向李大夫汇报。

    李大夫边听边点头,对他的学习成果还算满意。

    一屋子的医生和周奇的家属,都静静的看着这师徒俩,看着他们的动作,都不敢出声打扰。

    听着言言的汇报,学西医的年轻医生听得一头雾水,同时又觉得这小孩爱显摆,屁大点的孩子,能懂什么。

    年龄大的医生,经验更丰富,对言言的检查结果,倒是有几分认同。

    不认识言言的,都在想,这是谁家的孩子,小小年纪,有如此技艺,将来不得了。

    后又想到,人家有个好师傅,有这样的学识成就,也不奇怪。

    羡慕家里有这样的资源,能接触到李大夫这样的大拿。

    祁安也在看着言言,心里替顾恒高兴,他儿子未来有无限的可能,这是值得骄傲的事。

    等言言汇报完,李大夫让他开一张药方看看。

    病房的人心中大骇,这是神童吗?连药方都能开了?大部分人都觉得李大夫老糊涂了,说胡话呢。

    但言言没有在意别人的目光和想法,笑着点头,正准备去找纸笔,面前就出现了一本药方本子和笔,言言抬头就看到熟人。

    笑眯眯的:“谢谢祁叔叔。”

    祁安轻笑:“不用谢。”

    言言双手接过来纸笔,直接蹲下,在床边上唰唰唰,写了一张药方出来。

    李大夫接过来反复确认,又改了两味药,把克数也调整一下,和言言细细解释清楚,为什么要这样开,直到言言悟透了,清楚了,才交给周奇家属过目。

    “按这个药方,先喝三天,每天一副,早中晚各一碗。”

    周重山双手接过药方,千恩万谢,他可是知道的。李大夫蜗居在一个偏远的乡镇军区,到退休的年纪,就在医务室执勤,做点小事打发时间,轻易不再出手。

    今天想来也是沾了言言这孩子的光,他不认为,自己有那么大的面子,能把她请过来。

    “谢谢李大夫,那三天后后……”周重山怕她直接就回乡镇去了,过来一趟不容易。

    他儿子喝三天药以后呢?怎么办?

    “我会在这里几天,三天后会来改药方。”说着,就拉着言言出去了。

    一群医生跟着出去,想和李大夫探讨一下这疑难杂症,还有其他的主治医生,想请李大夫去看看自己的病人。

    李大夫向他们摆摆手,有什么事,下午再说。

    等人群散去,唐芷才上前:“李大夫,跑一趟辛苦了,这几天您住我们家吧,言言很想您。”

    “不用了,还有其他人,不方便,我住医院招待所,很方便。”李大夫不想麻烦别人。

    而且,领导派人跟着她,不适合自己出去住。

    唐芷也看到,不远不近的,有一男一女两位年轻小战士在看着李大夫,保护李大夫的安全,也是照顾她的生活起居。

    “好,那不勉强您,但今天中午我们一起吃饭吧,把那两位战士带着,去尝尝我开的饭馆。”唐芷说。

    言言也在一边,眼巴巴的看着李大夫。

    李大夫就心软了,点头答应他们,中午一起吃个饭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接下来几天,言言每天早出晚归,跟着李大夫出诊,看病例,看病状,上手看病人。

    果然,实践出真知,学医的,积累经验很重要。

    不能一味的追求课本知识,那样只会纸上谈兵。

    医术要靠经验,经验来源于病人。

    李大夫想,自己的徒弟,还是得靠自己上心,她师兄终究只是她的师兄,不会对她的小徒弟多上心。

    虽然看医书很重要,但要会学以致用啊。不亲自动手,不走近病人,哪里来的真实感受。

    去确定每一种病症呢。

    病人越看越多,医术才会有进步。

    李大夫想,自己得帮言言找一位在职医生,才会让言言积累更多经验。

    李大夫晚上回招待所整理了一下自己认识的人,年轻的不靠谱。年纪大的,就她师兄医术能看,勉强有资格教言言。

    她觉得难办,军区医院的医生,一代不如一代,这十几年的停滞不前,医院涌入几批没有正经学过医术的西医。

    她觉得辣眼睛,万不可让言言跟着学,得学废了。

    还有,得问问言言以后的规划,如果以后想继续学医,就更得实践练习了,不能天天背医书啊。

    到给周奇复诊的那天,李大夫带言言给周奇检查完身体,改了药方。

    她就带言言找了一间安静的办公室,和言言谈心。

    “言言,来这里之后过得怎么样?”李大夫慈爱的看着他。

    言言这几天虽然跟着李奶奶,但也不敢和她诉说思念,此刻被这么一问。

    言言觉得自己眼眶酸涩:“嗯,很好,就是想李奶奶,李奶奶还不让我回去看你。”

    “傻孩子,路途不便,李奶奶好好的,不需要你去看。”李大夫觉得自己铁石心肠,让一个这么挂念她的孩子伤心。

    “很方便的,我妈妈说带我回去,李奶奶都来信说不让回去。”言言抱着他的李奶奶,说着就忍不住委屈的哭起来。

    在他的记忆里,李奶奶是陪伴自己很长时间的人,甚至比爸爸陪他的时间都久。

    他三岁学医,一边上学,放学就去医务室找李奶奶,背草药,背医书,背药方。

    爸爸在家的时间短,妈妈是陪他最久的人,其次就是李奶奶了。

    “好了,别哭了,以后李奶奶经常来看你。”李大夫拍拍他的肩膀。

    孩子大了,过不了两年,就该比她高了,而她,会越来越矮。

    “李奶奶,你骗我,以前我们搬家的时候,你说,我有时间可以回去看你,后来你不让我回去,你也不来看我。”言言呜咽着,他知道,李奶奶明天就回去了,这一别,可能又是一个三年,甚至更久。

    可是李奶奶老了,他不想李奶奶离开他。

    他心里总是不安,害怕一别,再无相见之日。

    郭老师说,生老病死,是自然规律,可是,他不想身边的人离开。

    “会来看你的。”李奶奶抱着他,轻声说。

    言言摇头:“李奶奶,你搬来我们家住吧,我爸爸妈妈给你养老,以后我也会挣钱,给李奶奶花。”

    李奶奶笑他天真:“李奶奶有自己的孩子,哪里用你爸妈给我养老,而且,李奶奶可以养活自己,国家也会养我。”

    她住进来,只会给他们家带来麻烦,唐芷是喜静的性子,她住进去,家里来来回回的,每天就没有清净的时候了。

    顾恒的身份,注定不能太得罪人,她的存在,也会让顾恒为难。

    “好了,别哭了,你已经长大了,不要动不动就哭鼻子。”李奶奶拿着手帕,给他擦干净脸。

    “呜呜,李奶奶,我不哭了。”言言说着不哭了,但还是呜呜的。